教学文章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学文章

正文

    学习不好的结症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0-23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有理有据的思考与吹大牛侃大山正好相反。如果平时的思考天马行空,毫无凭证和依据,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致命的打击。因为科学文化课的学习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与撒谎和胡说截然相反。
      对于哲学,学而用于考试,其实消耗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如果能用哲学指导其他具体学科的学习,那么将会富有智慧的学习。其次,便是逻辑学和思维科学的缺失。其实,从考试而言,很多试题的审问都运用逻辑学和科学思维的专业知识实施命题和提出要求。

      比如,请分析某某问题。其实的“分析”便是对思维的要求。至于什么是“分析”,很多人难以表达清楚。常常对于试题中“分析”“概括”等思维科学专业用语,视而不见,反正做题用不到这些。其实,大错特错。真正能梳理清楚试题格局,调动知识的,为使用知识做好铺垫的就是哲学和思维科学。但是,一线教学中恰恰缺失这些。就导致了学生深入题海不知道哪里是岸。其实这个“岸”就是自己。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要知道,这样做都是在训练自己的什么。如果这个事情搞不清楚,学生便不愿意学习。

      比这个更加可悲的是,学生缺乏借鉴眼光服从于老师的安排。如果教师不能够教会学生学着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就会通过各种强制措施,让学生听命于自己的指令。教师发布一次指令,学生就执行一个环节。只要教师不做出要求,学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再加上家长提出的“严格要求”,使得孩子的自主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日积月累下去,孩子的学习练习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机逐渐丧失。这也是导致很多教师工作越累,学生学习越累,家长变本加厉“严格要求”的主要原因。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上了高中后,面对课业负担和难度加大,就很难适应,学习成绩自然与日俱下。

      好老师是不讲课的。并不是说一点知识不讲,而是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标准,让学生自己提出完成目标的时间,并且给出检测学习成果的标准。这个维度是重要的课堂抓手,然后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讲知识点)。学生在期中学会的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必须要逐渐学会的事情。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够超越任课教师、超越前人,才能创造所谓的奇迹。其实,所谓的奇迹不过是自主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和驿站。

      要想学会自主学习,首要前提就是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就如考试中的审题。就是不断清晰到底自己是在做什么。你别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并非易事。就像学生审题清楚,不是都能那么轻而易举的。最常规的案例就是“我在写作业”。这个回答就说明,该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或者说已经深陷题海的作业中,侧重于体力劳动,侧重于“打工思维”。就是说,老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干完交差就是了。这种对作业的视角和态度,只能说明该生已经被作业控制,被教师的指令控制。并没有实现自主学习的训练,几乎没有成长的意义。那该如何自主学习,本文从对待“作业”的角度来阐释。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真正的作业也是如此。教师每日的作业,是共性作业,并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学情布置作业。在今天一个班级50人的班级中,即使分层作业也不会起到精准育人的目的。怎么办?最把根本的方法是,教着孩子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这个作业是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实施二次加工,形成自己的符合自己学情的作业。所以,学生要要想进步,其实每个人做的作业应该不同的。目前的一刀切的作业,让优等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也锁定了后进生的败局,根本没有追赶的可能。如果学生能主动地做到对“作业”实施二次加工,那么至少在这个环节上,学生是富有智慧的学习。

      写还是不写?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的是学习资源,根本不是学习的全部。所以,学生要做的事一件核心事情就是如何使用资源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学习资源本身。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我们确实需要研究餐饮的色香味,但是,这不是目的所在,而是要吃掉它,给自己补充前行的能量,让自己更加健康。就是学习知识点也是为了吸收消化它的,而不是研究完了色香味就结束了。

      关于记录课堂笔记,老师发布了信息。这些内容写还是不写?决定性因素不在教师。传统的观点都认为是在教师,其实这种急躁的指令性要求,是无奈之举。因为学生到了初中或者高中,仍然不会自主学习,没有目标引领,所以课堂笔记就是任课教师的讲话稿。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录音机。除此外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见解。

      关于提出问题。

      【案例1】

      学生:老师第6题,我不会。

      我说:你哪不会?

      学生:为什么不选A①②

      我说:A有两个选项,是哪个不会?

      学生:是①或者②

      大家可以看出,我引导了两次学生才找到精准的问题。这未必是学生真正不会的拐弯点。请看接下来的更加深入的引导。

      【案例2】

      学生经常会这样说“老师,第6题”。

      我说“第6题怎么了?”

      学生:不会做。

      我说:能做多少?

      学生:讲出自己能做到哪些?

      我说:哪些做不出来?

      学生:提出一个疑难问题。

      我说:你对这个疑难问题有什么认识?

      学生:说出他的认识

      我说:对其借机引导。

      大家可以看到,我从头到尾就是不直接给学生讲。整个过程就是引导他思考问题。一直到引导出参考答案。比较费时间,但是长年累月是教会了学生根本方法和思维。

      关于刺激。马戏团的驯兽师在动物完成一个动作后都要喂食,以此刺激动物持续表演。人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对于人的刺激要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化,富有艺术和社会属性。最常见的就是谈话。其次就是肢体行为和各种行为艺术。要想成为一名有教育成效的教师,确实需要像演员一样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让教师工作的一举一动都具备影响力和感染力,这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