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校务公开

正文

    关于印发《宁化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6-21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大力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按照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工作部署和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精神,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和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教办人[2016]5号)的有关要求,以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切实提高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带动相关学科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

        1.全县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全体在职教师。

         2.距退休不满五年的教师不作培训要求。

         3.参加过国家级、省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培训项目的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教师不做培训要求。

      三、总体培训进度安排

         采取全县覆盖,突出骨干,指导全员的原则。总体培训进度安排如下:

         1. 2016年8月25—27日,开展以中、小学幼儿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分管继续教育副校长、运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的骨干教师培训。

         2. 2016年9月—2017年4月实施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

         3. 2016年10月—2017年6月实施中学教师的全员培训。

      四、培训原则

       (一)分层分科、按需施培。根据参培教师学校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环境、现有信息技术水平、任教学科和任教学段、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分层分科分段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和自主选学等培训形式开展培训。采取先易后难、先骨干后全员、逐步推进,分层分科分段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培训。

       (二)以评促管、以评促学。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分别在培训前期、培训中期和培训后期的三个时段进行测评。利用网络测评工具,对全县教师进行测评,帮助教师找到能力的短板,确立学习的目标。通过培训测评,衡量教师的学习成效,实施发展测评,科学评价教师能力发展水平。

       (三)创新机制、推动应用。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使每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示范课评选、创建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校、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五、培训内容

      到2017年7月,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围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专题,完成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人8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

      全县教师主要培训内容如下。

      阶段1:研修转变与理念更新(7+6:2周)

      【主题1】盘点反思自己的应用实践(1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0.5)

      线下自我研修(0.5)

      工作坊主引领

      预期成果

      收集自己的过去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反思盘点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得失

      收集、学习网上精品课例

      收集自己过去上过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选择自己认为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盘点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弱点

      工作坊主与研修组长发起、组织网上交流活动

      一个研究小报告——“我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弱点”

      【主题2】理念与方案类课程学习(8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4.5)

      线下校本研修(3.5)

      县区专家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提高理念与师德修养,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了解本项目实施的意义、目标、方法。

      学习师德、法治、心理健康、学生管理、学生核心素养等课程

      网上开展“乡村好教师标准”论坛

      学习方案解读

      学校教研组(即工作坊的研修小组)开展“乡村好教师标准”研制

      教师个人领会“能力提升工程的”意义、目标、方法。

      熟悉平台操作

      县区专家团队对学校和教师给出“乡村好教师标准”指导意见

      一份体会:“我理解的乡村好教师5条标准”

      【主题3】诊断测评、选任务、定计划(4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

      (2)

      线下自我研修(2)

      工作坊主引领

      预期成果

      测评自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制定研修计划,选择学习课程

      利用研修平台提供的测评工具,自我测评,确定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教师根据测评结果和对自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盘点,根据自己发展需求“定计划”、“选课表”

      推荐优秀教师计划案例,推动网络交流,开展相互点评

      教师每人提交一份“个人研修计划

      阶段2:课程学习与技术应用(20+12:6周)

      【主题4】选择课程学习(7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5)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按自己制定的课表选课学习

      围绕个人信息技术应用的强势或弱势领域,学习掌握一项新型技术。

      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课程

      围绕自己期待掌握的一项新技术选择学习相关课程

      项目县在网络社区上征集“教学问题解决”信息技术技能技巧大荟萃

      -个人汇报自己拟掌握的一项新技术及原因

      教研组(研修小组)同伴帮助诊断可行性并提出补充建议

      自学自练

      坊主发现和推介好的新型技术样例

      较好地掌握一项信息技术应用新技能

      【主题5】形成针对所选教学任务的技术应用方案(7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5)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选择一个同步教学的融合点研究,完成一节深化应用的教学设计。

      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网络课程

      手机APP交流各学科各学员按需选取的融合研究点学习

      教师自我研修

      设计深化应用的教学方案

      专家在线解答知识融合点、技术应用要点、教学设计特点等疑难问题

      坊主、研修组长给予教学设计的具体指导

      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主题6】校本与网络研修打磨方案(3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1)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通过线上线下的研课活动,完善教学设计

      在研修平台晒出初步教学方案,网上相互点评,给出修改意见

      研修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策略(特别是信息技术融合策略和转变教与学模式)研课。

      发现新疑难

      坊主发起晒“初步教学设计,交流互评活动”。坊主和研修组长时给出修改意见。

      教学设计的改进

      【主题7】继续选择课程学习(7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5)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通过大量适合本地教师需求的案例,针对疑难观摩与研讨。

      对需要的的专项教学技能进行强化训练。

      学习教学技能类网络课程

      学习转变教与学的网络和APP课程

      提供以往项目生成的教学案例视频

      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个人提出、同伴帮助确定专项教学技能和学科工具软件的应用

      组内进行专项教学技能和学科工具使用的强化训练与指导

      校级培训指导者对个人专项技能的选择与训练提供指导

      县级培训指导者掌握选择与训练情况并进行疑难指导

      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创新有了新认识

      教学实践技能得到一定的训练提高

      【主题8】使用教学方案上课(3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1)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经研课而成的较为成熟的教学设计课堂中实践

      围绕疑难问题破解学习相关课程

      线上举办共性疑难问题的主题研讨助力问题解决

      个人反思教学实践聚焦疑难问题

      教研组集思广益破解个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网上研讨或请教专家

      校级培训者解决一般问题

      县级培训者解决重点问题

      学科与技术专家解决疑难问题

      逐渐成熟的好课

      【主题9】同伴听评课,继续磨课(5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3)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学习教与学转型成功的教学案例,找出自己教与学转型的突破口,研究设计操作要点,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进而打磨出技术支持转型课例。

      选择学习教学转型的相关课程学习

      展示交流教学转型课例

      个人汇报突破口选择与转型设计要点

      组内研磨个人考虑教与学转型的的设计

      开展教与学转型相关技能训练

      教学实践检验转型效果

      教研组长指导突破口选择、设计打磨与实践诊断

      县培训者进行转型方法与疑难问题指导

      对教与学转型有着新理解与新探索

      阶段3:教学实践与成果固化(18+10:3周)

      【主题10】个人完成应用成果并提交(14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9)

      线下研修(5)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借助网络、结合校本,开展项目研修活动思与行、得与失的总结反思与概括描述。

      线上提供相关信息,学员视需要自主学习

      学校回顾反思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所得、诊断所失,形成总结报告

      校级培训者参与、指导学校总结

      县级培训者参与、指导县区总结

      基于实践提高校本研修实践能力

      【主题11】学校打造本校精品,应用成果(14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9)

      线下研修(5)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认真研磨、准时报送研修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并积极参与逐级推送评选和线上线下交流分享。

      逐级推送、网上评选优秀成果

      项目标志性成果网上展示

      网络社区建设精品成果资源库

      校长组织评选本校优质成果并推送参选县区评优

      本校优秀成果校内示范

      他校精品成果校内推广

      校级培训者参与、指导校内成果评选

      县级培训者参与、指导县区成果评选与加工

      一项成果:打磨出自己或学校“2016的标志性作品”

      阶段4:成果提升与应用辐射(5+2:3周)

      【主题12】实践应用测评与再发展设计(7学时)

      任务

      线上研修(5)

      线下研修(2)

      师资团队引领

      预期成果

      基于研修总结与标志性成果,确立再发展的新起点,思考和设计再发展的行动计划并上网共享。

      网上提供“再发展行动设计”指导

      网上进行优秀“再发展行动设计”展示、共享

      教研组安排“再发展行动设计”交流

      学校推广优秀设计,引领全员、全校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校级培训者指导本校教师的“再发展行动设计”

      县级培训者网上举办“行动设计”思路与方法的专题研讨,全面提升设计水平

      教师:再发展设计

      【主题13】区域优质资源库建设

      任务

      措施

      预期成果

      协助地方建立优质资源库

      实施专家落地制。继教网组织专家定期深入示范性学校,指导研课磨课,共同打磨出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课,带动其他学校生成适合本地学校实际的一批优质资源。教师参与相应线上线下研修。

      建立项目县区“优质资源库”,提供继教网全平台的交流展示

      【主题14】技术应用示范校于试验区建设

      任务

      措施

      预期成果

      协助地方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及创新实验区

      在项目启动后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联合选择基础较好的中小学,利用继教网专家、名师、课程、信息工具等资源,重点指导和打造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和创新实验区。教师参与项目组织的县域间交流展示。

      一批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及创新实验区出现

                         

      六、组织领导机构及培训机构

         1.成立宁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执行办公室(简称“工程办”),领导机构如下:

      主  任:  吴革伟 宁化县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  张凌鸿 宁化县教育局副局长

      王进良 宁化县教育局副局长

      何正林 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成  员:   王富琪 宁化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孙红平 宁化县教育局教装备站站长

                张家喜 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会主席

                吴长明 宁化县信息技术工程办成员

                罗  涛 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主任

         2.县工程办的工作职责:

        (1)做好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管理平台的建设。

        (2)具体组织实施各类培养对象和管理人员、骨干校长、教师的各级培训。

        (3)承担优秀应用成果评选任务,指导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建设。

        (4)指导各校成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校提升工程的实施与指导。

         3.根据三明市教育局的要求,遴选“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海西网”承担我县提升工程培训任务。通过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登录培训管理系统对接培训机构,实现学员培训过程监控、学时管理、结业审核和信息汇总。

      七、管理人员、分管继续教育副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

         为更好的组织和实施本项目,需要做好培训骨干的培训。召开启动会议,领会实施提升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规范提升工程的管理要求,为提升工程各项任务得以实施奠定组织保证。2016年8月25日-27日,在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学术报告厅组织开展以中、小学幼儿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分管继续教育的副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的骨干培训班。请各校于6月30日前将参训人员信息通过教育办公平台上传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罗涛老师处(见附件1)。以便上传省“工程办”获取培训账号。并于25日上午 8:30准时到校签到参加培训。

      八、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县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在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后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学校负责教师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组织、督促工作,并协助培训机构做好校本研修的指导和实践成果测评工作。

      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学员完成全部80学时的培训学习任务并通过相应的测评后,可获得培训机构出具的网络培训合格证明(50学时),及培训机构与教师进修院校联合出具的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合格证明(30学时)。合格证明作为省里统一颁发培训结业证书的依据。

      九、应用成果测评办法

      根据教育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要求,深化普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的要求,将打磨教师“一师一优课”作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参训教师在参训的过程中将打磨出自己的“一师一优课”作为必须提交的培训成果之一。每个研修小组要按15%的比例推荐优秀课例,每个研修小组再打磨提升后按10%推荐到县,参加我县“一师一优课”的评选。县进修学校要组织专家评选出5%的优课作品,再指定专家指导打磨,生成代表我县水平的优课作品。

      十、经费保障

      线上培训50学时,线下培训30学时。培训费120元/人。各校于9月20日前以学校为单位将培训费转入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将银行转账单交进修学校总务处。户名: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开户行:工行宁化县支行;账号:1404046409022002814。

      十一、激励机制

      本项目结束后,评选优秀管理员(县管理员、学校管理员)、优秀坊主、优秀研修小组长和优秀学员,予以表彰奖励。

      本项目结束后,评选“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十二、成果推广应用机制

      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提升工程培训,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将培训过程中生成的优秀应用成果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享受有关奖励待遇,并纳入福建省和三明市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优质资源库。

      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中注意培养、打造开展网络研修支持下校本研修典型,并总结提升,推广经验,形成互联网+环境下校本研修新常态。

      十三、其他有关事项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证书,将作为新一代教师资格证换证的重要依据。请各校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报名信息登记表”于6月30日前通过办公平台上传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罗涛处。(见附件2)以便上报省“工程办”获取培训账号,统筹做好培训安排,逾期不报,责任自负。

                                         宁化县教育局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