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驿站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安全>>心理驿站

正文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西游记》+孙悟空的“进化路”

    发布时间:2017-03-22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郝滨:好,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郝滨。今天是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和大学糖合作的主题微课的第三讲。有这一系列的主题微课,是因为今年4月,中国首期文化与心理治疗论坛,将在西安举办。所以这套系列微课,其实是首期文化与心理治疗论坛线上预热活动,前面已经进行连讲两堂了,分别是由徐钧老师和张天布老师讲的,下一堂将由朱建军老师讲,这一讲由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在今天晚上,我会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孙悟空为线索,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个人成长的话题。


      我眼中的孙悟空

          我今天会借用孙悟空这个人物,跟大家主要谈一谈,在人们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西游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可以说看这本书的人,根据自己知识底蕴的不同,成熟度的不同,知识面的不同,会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眼中会看到不同的《西游记》。有人说这本书是描写现实世界的人情世态,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讲修道的书,还有人认为它是讲修佛的书。我觉得有时人们在看书的时候,是在其中寻找自己想看的东西,心里面有什么,眼睛就能看到什么。我学习心理咨询以后,尝试着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去看《西游记》,我觉得这其中讲述了很多个人成长的道理。所以那个时候我看《西游记》,我觉得这是一部以书中人物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讲述人们内心成熟过程的作品。


          比如我今天要讲到的孙悟空,他的成长经历,就可以很好的映射出来,一个人的成熟过程。对于中国人来讲,孙悟空这个人物,其实是很重要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在很多的地方,在《西游记》很多衍生文艺作品中,和孙悟空相遇。我们在连环画、戏曲、电影、电视连续剧等文艺作品中,都会看到他。那么他在这些《西游记》所衍生出来的文艺作品当中,其实被人们从不同的层面诠释过。而这些诠释本身,就隐含了诠释者的一些心理动机和寓意。我前两天和一位《西游记》的研究者聊这部书。他说:他认为“齐天大圣”是作者创造出来的,理想化的英雄人物。我听到了这个话的时候,我倒觉得有些把理想化的部分,放置到孙悟空身上的意味。因为什么呢?因为这本小说的作者,根本没有把孙悟空描写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


          首先,在我读这本小说时,我觉得孙悟空的颜值就不高。长的并不漂亮,肯定算不上高富帅。您看小说里在第三十六回的原话: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七高八低孤拐脸,那能漂亮得了嘛?所以,如果要是单纯从外型上来看,《西游降魔篇》里的黄勃饰演的孙悟空,我觉得更符合小说里的描写,不但不惊艳,而且丑的有个性。


          外表是这样的,他的心理方面也不是生来就完善的,人格上也不是生来就完美无缺的。从小说的回目的一些句子当中,就可以看出来。例如第四回,就有“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的字样;还有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再看看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一直写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这像是一个过程,什么过程呢?从心何足、意未宁到定心猿,再到归正,然后到了猿熟马训方脱壳。其实很类似于一个人从出生到幼年,到少年,再到成年的成长历程。在这个成长历程当中,包含着他的心理成熟过程。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他从石猴到美猴王,再从美猴王到孙悟空,然后再从孙悟空到孙行者,再从孙行者到斗战胜佛的进化之旅,其中隐喻着一个人的成长道路。这个艺术形象,会给人们很多个人成长方面的启迪。

      原初之爱

          咱们先来看一看他的出生,他的出生就很有个人成长方面的启迪。谈起孙悟空,我们都说他的父母是谁啊?这点在孙悟空的自我介绍当中可以知道,他经常说自己是天地所生的。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以《易经》来说,天地本身有时就被用来象征父母。比如《周易》当中的第一卦就是乾卦。乾为天,也经常用来指代阳,用来代表男性,代表父亲。而与之对应的就是坤卦。坤为地,可以用来指代阴,代表女性,代表母亲。所以乾坤象征着天地、阴阳、父母,对于我们来讲呢,就有象征着我们生命来源,和我们生存与发展最初源动力的意味在。


          孙悟空一出生的时候就在拜四方。他在拜见天地四方,在和他自己的父母进行连接。这个拜四方的行为,从潜意识层面去解读的话,有和自己的父母建立连接的意味。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些人离家在外,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会有一些仪式性的行为。比如:拜一拜天,拜一拜地,拜一拜四方。这是很有隐喻性含义的,通过这样仪式化动作,和自己心中父母连接一下。在初来乍到的陌生环境当中,连接一下内心中的存在感和安全感。拜四方是这样的,那走四方呢?走四方其实是一样的。有些人通过去行走四方,去和天地、自然进行更广泛的连接,有意识的和我们集体潜意识当中的父母进行连接。石猴初来人世,他先是拜了四方,未来他还会行走四方。


          这个地方在看书的时候,使我联想到了婴儿在生命的初期,和父母最早期的接触。他是天地所生的灵猴,可以说整个自然环境中,都蕴含着他父母的信息。所以他一出生就在拜四方,这是在用拜四方的方式和父母进行着接触。


          接触之后呢,他开始“服饵水食”了,就是开始喝水和进食了。这也有很强烈的隐喻性含义,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比如说食物。孙悟空拜了四方之后,就开始进食饮水,就象征着他开始从大地母亲那里获得食物了。这点和现实当中的婴儿,在最初的生命状态很有相似的意味。人最出生的时候,是由养育者提供给我们乳汁的,在乳汁的喂养当中,婴儿获得了生存的需要,和心理上最初的满足感。孙悟空最早的时候,也是在这种拜认和食物的满足当中,获得了最初的安全感。


         同时,他拜四方的时候,是目运金光的。眼睛里面发出的金光,有点象征着他眼神的意味在。为什么一边拜四方,一边目运金光呢,他在用眼神寻找父母。在精神分析当中,一些研究情感依附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生命的早期,他成长的动力,就是在与母亲的眼神交流当中获得的。所以我们回想一下,孩子在婴儿时期,会用眼睛去寻找父母的眼神。通过这种寻找,孩子其实是在和母亲进行着情感上的连接。


         在这点上无独有偶,西方的心理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诞生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一开始出生的时候,也是在用眼神和这个世界交流着。同时,他这个眼神是被别人看到,谁看到了他的眼神呢?天上。天上的玉帝看到了他的眼神,玉帝看到了这种眼神之后,也做出了回应。啥回应啊?他派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去观看,这种观看其实隐喻了和孙悟空的眼神交流,在观看之后,玉帝垂赐恩慈曰,这是小说里的原话:“此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这段非常有象征化的意味在里面。


         作为一个具像化的人物,玉帝在那个时候代表了天地,代表了孙悟空的父母,以非常慈爱的态度,接纳了这个小生命的降临。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他出生的时候,初来人世的之时,通过拜四方,并且眼神被看到,和这个世界进行了初步的交流。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具像化的,象征父母的玉帝对于他出生是接纳的,他最初受到的是慈爱的对待。这样未来即便是他会在成长当中遭遇到困境,甚至也会感觉到不满、愤怒、恨意,但是这种最初的爱,在他心底是存在着的。这种原初爱在未来,可以帮助他去应对挫折、寻找资源、转化恨。


          接下来,这个石猴出生以后,在山中食草木。去很自由自在的,获得基本的生物性的满足。这个时候可以看到,他在那里持续性的接受着大地母亲的喂养。就像现实生活当中的婴儿一样,是被持续的养育着的。在养育中,他的基本生存条件获得满足。这种满足,可以作为他进一步成长的条件。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孩子的出生,首先能够表达接纳,和最初的慈爱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内化到他心中,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即便是遇到了挫折,成长的道路上,即便是崎岖的,他也有内心当中的原初爱,作为他的基本心理能量,帮助他应对。

      石猴的“依恋”

         那么除了原初爱之外,他还获得了比较安全的环境。石猴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夜宿在石崖之下,朝游在峰洞之中。在这段,作者活脱脱的描写了一个,他与大自然之间的安全互动关系。连天敌都没给他安排,那些狼虫虎豹,没有威胁到他的安全。


         所以石猴的最早期经历,是一个安全存在的过程。没有发生大的危险,也没有受到特别大的生存威胁。这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心理发展的安全的依恋关系经历了,有了这种安全的依恋经历,他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因为相对安全的依恋关系,为他提供了情绪的安慰和安全的感觉,所以说石猴最基本的安全感是存在的。他基本的生存条件存在了,基本的安全感存在了,这样就为他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正是有了这些基础,他发展成了美猴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些早期的安全感,给他提供了继续探索的勇气。所以有一天在这种勇气的帮助下,他探索出了水帘洞。并且还把其他的猴也带进了水帘洞,于是石猴在这个时候进化成了美猴王。这种勇气的来源,是安全的依恋关系。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抚养过孩子的父母可能都知道:孩子成长到了一定的时候,例如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在玩耍时,会不时的回头来看一下爸爸妈妈。看什么呢?他要确认一下父亲和母亲是否依然在附近,当他看到了父亲和母亲依然在附近的时候,他就会继续的探索。所以父母亲在那个时候,以恰当的距离跟随着他、保护着他,让他能够见到,就为他的内心当中提供了安全的基地,他可以从这个安全基地当中获得勇气,用这种勇气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美猴王的缺失

          婴儿在早期的时候,会体验到一种需求的即刻被满足感。也就是说在可见可知的范围内,这个世界是他的。那么这样在象征的层面上,每一个婴儿其实都体验过当“王”的感觉。不过这种即刻满足的感觉,不会无休止的持续下去。早晚有一天,他也会体验到不被满足的感觉。在那个时候,他那种当王的感觉会逐渐的消退,现实感是可以慢慢的建立的。


          而我们去看美猴王,美猴王当王的感觉消退了没有呢?美猴王那种当王的感觉,消退的要比一般的孩子慢。他即刻的满足感,经历的时间要比别的孩子长。他在获得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基本的安全感以后,真成了美猴王。他当了美猴王以后,那整个在他可知可见的范围内,这个世界依然是他的啊。所有的人,不,所有其他的猴子都得围着他转。所以我们可想象一下,那时候他依然在获得即刻满足感,这种即刻满足感的过度获得,恰恰给他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阻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讲,他在一点点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时候,是需要一点点的消退那种即刻的、完全的满足感的。在这种消退当中,他一方面行为上开始逐渐受到提醒和限制,一方面他耐受挫折的能力,会逐渐增强。例如:在我们抚养孩子过程里,孩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当内心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他会用行为表达不满甚至愤怒。有时候孩子在那里吃吃饭,突然不高兴了,把勺子一扔。有的时候还会打爸爸一下,或者打妈妈一下。这时候,孩子的父母就会阻止一下他这样的行为,这样他在父母的阻止过程中,逐渐会受到提醒。这种提醒会使他知道,当有情绪时,也是不能任意行动的,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一些情感不是随时任意的获得满足的,一些行为不是可以任意的就做出来的。在这种提醒当中,他也会逐渐知道,所有的满足都不是无限的。这样他会在内心中,逐渐的发展出一种自发的,延迟愿望满足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之后,他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当中,获得一种平衡能力——当他在愿望不被满足的时候,他才能够平衡自己的情绪,并且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现实当中的孩子,在养育的过程中,是有人在外部给予恰当的、持续性的提醒,以及适度的行为约束的。而这点对于美猴王是缺乏的。为什么?他是王啊。花果山水帘洞当中,没有这样一个角色可以提醒他。这样的话,他在内心当中就缺乏了一个过程:缺乏了一个通过外界约束的力量,帮他去获得,平衡自己情绪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功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部分他是有一定程度缺陷的,当然只是缺陷,不是完全没有。如果要是真是完全没有啊,那他后来的情况会更糟一些。这个部分没有完全的发展出来,给他造成的麻烦就已经够大了。这个成长的缺陷,在他后来大闹天空的时候就彰显出来了,并且使他处于了危险的境地。


          美猴王被限定的感觉,是什么时候被他自己意识到的呢?他被限定的感觉是在他意识到自己有一天,可能会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了,自己的生命不是无限的,自己的愿望满足也不是无限的。

      人人追寻的长生不老

         有一天他在水帘洞,正在和群猴喝酒聊天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了烦恼,流泪了。别的猴问他怎么回事,美猴王说了:想到有一天会死,不能久住天人之内……什么意思呢?他是在说,我现在活的很高兴,但是有一天会老、会死。


          他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太好了,因为他在那一刻,意识到了一个被很多人都意识到过的,并且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解答的重要命题。什么命题呢?就是客观现实世界的有限性,与精神世界中期盼的无限性之间的巨大矛盾。这个命题被孙悟空意识到了,那么这个命题背后它带给人的一系列内心幻想或冲突,也会逐渐逐渐的被他意识到。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命题被意识到,是他未来意识到一系列心理冲突的基础,这个命题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冲突。


          例如:冲突的一面是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是人期盼生存的无限性。说白一点,就是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人们心理有一个希望,希望永远活下去,这叫做期盼着“长生不老”。再例如:一方面我们认识的范围是有限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希望自己认识的范围是无限的。也就是任何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范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却都渴望着“无所不知”。还有,人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但是人会希望着自己的能力是无限的,或者是在无限的增长之中。说白一点,就是希望自己“无所不能”。


          “长生不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都是潜意识中重要的幻想。那么这种潜意识的幻想,有一天会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有时会去驱动着人们探索内心世界,寻找答案。并且在这个探索内心世界,和寻找答案的过程里面获得成长。孙悟空也是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走出了花果山水帘洞,开始了在外界进行个人成长的旅程。他能够走到外界,最终获得个人成长,这命题被意识到,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节点。


         他的最初目标是啥啊?是寻求“长生不老”之法。这样的寻求,其实代表着很多人想解决这类命题的愿望。一般来说,想要解决生命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这样的命题,会有几个常见的方向:有一个方向是去向彼岸世界。这样的话,死亡就不是一个结束了,而是可以被看成去向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有些人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去消弥了对死亡和消逝的恐惧感。你如果不把死亡看成生命的终结和结束,甚至看作是一个新的开始的话,那么死亡就不那么可怕了,这是一个途径。


          还有另外一个途径,另外一个途径是什么呢?是去试图达到长存的状态。比如说返本归原、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去追溯世界的本原,并回归自然,这也是一个途径。


         还有其他的途径,就是把对生命有限性的恐惧感,放置到追求人生价值上面去。以追求一些人生的终极价值,为精神寄托。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去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感。例如: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有这个意味。还有北宋的理学家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走的都是这个途径。这个途径是一些心理防御机制,精神分析中把样的防御机制叫做“利他”和“升华”,是一些成熟的防御机制了。


         这些途径显然都对作者产生过影响,所以他在塑造艺术形象的时候,在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当中,让孙悟空都走了。比如孙悟空寻过仙、访过道;皈依佛门;也去取过经。上面说的那几个途径,他一样没落,都走了。


          我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人们能够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意识到了,死亡有一天会发生,也感觉到了对死亡的恐惧,这样才可以使我们有意识的去避免危险,维护安全和珍惜生命。如果一个人完全意识不到对死亡的恐惧,那才是更加可怕的事情。那样的话,他就完全不知道避免危险了。


         现实当中也有人,也有些例子是意识不到死亡焦虑的,那样的话他就没有办法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死亡焦虑。你比如说有些人,对一些目标的过度追求:无限度的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在金钱上的获取。这背后,就有用过度追求某些现实目标,去回避死亡焦虑的意味在。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过劳死,就有在逃亡的路上,去累死了自己的意味。


      祖师门下得与失

         在寻求去化解生死之间的焦虑的时候,他遇到了他的一位重要他人——菩提祖师。这个客体对于他来说很重要,菩提祖师是他成长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体。


         菩提祖师给他起了名字,把他叫做孙悟空。同时,又告诉他在自己门下的辈份,告诉他是悟字辈。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啊,他其实给了孙悟空,一个符合社会化生活的人,所需的一些基本身份元素。使孙悟空能够在各种各样人际关系中,初步获得,给自己进行身份定位的能力。这样使他在未来的生活当中,可以在各种人际系统里,去逐渐找到自己,以避免他迷失在人海当中。


         “悟空”这个名字对于孙悟空很有意义。可以说那个时候,菩提祖师就把孙悟空未来成长的道路,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指向。这“空”字啊,自从历史上的唐玄奘法师,从梵语当中翻译过来之后,就一直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很多修行的人,或者很多去探索生命历程的人,都从不同方向去解释过“空”。有一种说法是,这个“空”字应该翻译成“其性本空”的意思。也就是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所以,一见面时祖师问孙悟空姓什么,美猴王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那么祖师也许恰恰就是根据孙悟空当时这句话,给他命名为空。所以说这个时候的空字应该解读为“性空”的意味在。


         孙悟空那个时候真的“无性”吗?我看不是的,因为后来大闹天空时候的孙悟空,和此刻声称自己不恼也不嗔的美猴王,判若两人。所以他在拜见祖师的时候,他是有“性”的,他的嗔和恼都在。那么此刻嗔和恼到哪里去了呢?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无“性”呢?用精神分析角度去理解一下,他很可能是在游学过程当中,被压抑下去了。所以这个“性”未来还是会出来。在姓名、辈份、序列有了一定的定位之后,他开始向众师兄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他开始接受一个系统的基础教育了。


         这个基础教育一接受就是很多年,书中描写菩提祖师讲课的时候: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菩提祖师其实是一个三教合一的人物,对于当时的各门各派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各个方面去给孙悟空打下一定的基础。


         孙悟空后来的很多本领是菩提祖师教的。他教给孙悟空筋斗云、七十二变。这时,又为他后来的成长之路留下了点弊端:教他本领的时候,没有细致的告诉他,这些本领和能力应该用于做什么。祖师看到了他的悟性,觉得他悟性可以就教了。此刻是在他心智化水平,尚未发展到可以恰当的使用这些能力的时候;也在他的行为约束能力,尚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使他具有了过大的力量。


          这种弊端在他未来的人生过程中就暴露出来过,他有时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祖师当时也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分离的时候,还很严厉的告诫过他。但这个时候遗憾的是,祖师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没有明确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式!祖师只是告诉他,你出去要闯祸,不要牵连我。牵连我,叫你万劫不得翻身。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呢,这个时候孙悟空,其实是受到过于严厉的,父亲的对待。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里,确实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管教,也确实是需要一定比例的挫折和挫败。问题是给予挫折和挫败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是很重要的。如果要是给予挫败和挫折时的态度过于强硬的话,而这个孩子的心理程度承受能力又是不够的话,这样他心理发展的动力就被压制和打压了。这样的过于强硬的,压制对待,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可能得不到好处,反而适得其反。过度的压制,可能就会转化成过激的叛逆和反抗,当这种反抗所造成的攻击性指向谁的时候,谁可能就会遭受到攻击。

      大闹天宫,“父子”之战

         所以,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里告辞以后,有了一系列的“霸凌”行为。什么“霸凌”行为呢?你比如说回来之后,打死了混世魔王;用法力搞了大量的兵器发给猴子,组建了军队;大闹龙宫的时候,又强取了人家的金箍棒和盔甲;大闹地府,消除了自己的死籍……很有些为所欲为,称霸一方的意味。和他拜师学艺时,那个自称不嗔不恼的石猴判若两人。这个时候的孙悟空,这种判若两人的突变,在某些方面很可能是来自于祖师的引导不够,压制过强造成的。


          结果是被龙王和阎王到天庭把他给起诉了。到天庭一起诉,玉皇大帝下旨擒拿,太白金星有不同意见,建议招安。这个时候作者笔下代表“父权”的天庭一方,边界也不太清晰。想招安的本意是好的,把他招安到天上去,让他受一些约束,控制一下行为。本意是好的,但是这个时候在行为上有失误:玉帝把他招到天上去之后,既没有很好的去了解他都有什么样的能力,也没有去问他有什么样的意愿,就给他分配了一个工作。御马监缺一个正常管事,那你就去做“弼马温”吧。放到现在,既没有了解他的能力,也没有考核,也没有问他的意愿,就直接让他去机关小车队当队长了!


         生活当中,有些父母在这个时候也容易犯这样的过失。没有好好的去体验孩子的感受,没有好好的去了解孩子的意愿,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孩子激烈的反抗、敌对或者恶性竞争。


         15天后,孙悟空知道自己原来在这当的官是养马,大怒打出了南天门。那个愤怒的背后啊,有很强烈的自恋受损的意味在。什么自恋受损的意味在呢?他那个时候的自我认知,和玉帝对于他的了解和看法,有很大的差异。他觉得自己是称王称祖的人,怎么能哄我替他养马呢,这样待我!所以他感到了强烈的被贬低感,这种强烈的贬低感,导致于他回去之后有了更激烈的对抗性行为。


         他接受了两个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了一个官:齐天大圣。并且打败了缉捕人员,宣布不封齐天大圣就打上天去。这时候代表“父权”的一方,又出现了一个错误的行为,出现了什么错误的行为呢?哄骗。玉帝接受了太白金星的建议,把他哄上天来,继续试图管教他和约束他,但这个时候缺乏了一个真诚的态度!


          哄骗他过来,就给他封了一个齐天大圣,然后并没有很真诚的告诉他,你哪个行为是不可以做的,哪种愿望是不应该被满足的……根本都没有这样一个细致的沟通过程,就希望好好收他邪心,希望他好好的受到约束和教养。结果他的行为反而越来越失控。到了蟠桃宴会的时候,他本来是想打听打听蟠桃宴会人家请没请他,结果到了那里,一时欲望没有控制住,把那些桃啊、酒啊、菜啊全给偷了。偷吃偷喝完了之后,又跑了,跑到太上老君那里把人家金丹也偷了。这时候他的行为开始越来越放纵,越闹越凶。


         这是没有及时的划清他的行为界限的错误,所造成的悲剧!我们在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不少孩子身上,都能看得出来。孩子一开始犯的是小错,然后父母唯唯诺诺,有的时候还进行着溺爱和娇惯。结果孩子越来越放纵,越闹越凶,祸越闯越大!


          这回孙悟空在天上大闹蟠桃宴,祸闯大了。玉帝下决心开始缉拿,缉拿归案。把他缉拿归案之后,要判处极刑。你看这个时候,矛盾就到了一个很难化解的时候了。从一开始的放纵、哄骗,到另一个极端了。想要判处他极刑,也就是想要他的小命了。结果还没有杀成,他从八卦炉里逃出来了,一直打到了凌霄殿外,在凌霄殿外被王灵官和三十员雷将困在核心……正在僵持阶段,另外一个人来了,也就是玉帝集团开始请援兵了。作者给玉帝集团描写的援兵是谁呢?玉帝集团的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如来被请来了。孙悟空在那个场景当中,没有蹦出如来的掌心,被佛祖翻掌一扑,轻轻的压在五行山下!


      自命齐天谁之过?

          大闹天宫的结果是被逮捕了,有期徒刑500年,服刑地点五行山。很多人读这段的时候,都把孙悟空当成是英雄人物来看待。我觉得作者写这段的时候,没有这个本意,他并没有把这个事情当作英雄事迹来讲。你看他写这段的时候,诗的最后一句说的啥呢: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很明确,对他这段行为并不是一个赞扬的态度。


          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大闹天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啊?大闹天宫其实是孙悟空在处理与“父亲”关系的历程当中,一种过于激励的对抗性行为。那个天庭集团和玉帝都是“父亲”的化身。也就是作为权威的代表,其实是父亲的化身。从孙悟空那里来说,他之所以产生这种行为,是由于早期的成长缺陷,导致于后来过分激烈的放纵和对抗。这和他早年生活当中,父亲角色的缺位有关系。从那些做权威代表的那群人来讲呢,天庭集团也很多要调整之处。那些被投射成“父亲”的人啊,也需要调整。


          您看悟空先是拜了个师傅菩提祖师。祖师对他有时候过于溺爱,有时候过于强硬。溺爱起来想学什么我就教你什么,强硬起来,你出去闯祸了提我都不许提,把关系直接就给他断裂掉。太白金星是哄骗,玉帝安抚有余关注不足!所以说我们如果从现实层面来看,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应该避免的。


          在生活当中孩子的父亲有时候没有尽到责任,在很多的时候孩子犯点小错的时候,他无所事事。但有的时候,又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错误大了,他又过于凶狠。那样的话孩子没有办法,去和父亲建立很好的亲密关系。这样就缺乏认同父亲的充分现实条件,就会使孩子在需要能量补充的发展阶段,只能用原来的心理能力,去理解和感知现在所发生的冲突。那么在应对冲突的行为方式也会显得孩子气。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一个好的父亲,能够温和而坚定的帮助他划定清晰的行为边界,是很重要的。


           而孙悟空在大闹天空的时候,在逐渐和玉帝集团发生冲突的时候,没有遇到足够好的父亲和角色,帮他清晰的划定这些边界。足够好的父亲形象是他后来遇到的,在他后续几十回当中,他在不断地重复着,前面那种内心当中的父亲角色缺位,所造成的,心理功能上的不足,和行为限定能力的不足。也不断地在寻求,各个客体去帮助自己完成着这一部分功课。

      “划界”五行山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余年,这500年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可能卫生条件差点,作者在写这段的时候,没有给他安排很好的卫浴设施。不过幸好命没有丢,服刑期满还能被放出来。


         500年后菩萨来了,在这个时候,孙悟空经过这些年彻底领悟了吗?其实还没有。大家看看孙悟空见到菩萨怎么说:“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菩萨当时给了他一个很明确的回应。说啥呢?“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这个时候菩萨试图给他划一个很好的边界。什么边界呢?就是你在这个时候,我不能滥用我的慈悲,是不能救你的,救你出来你又要闯祸,是不行的。


         菩萨这种清晰的界限划分,在这个时候和管束他的如来也好,和试图管束他的玉帝也好,形成的相一致的管教体系。都是要他限定行为,不让他为所欲为。


          在汉地的文化里,人们有时会把理想化的母性,想象到观世音菩萨身上,所以在汉地观音像经常呈现女相。在看到小说里的菩萨,清晰划分界限时我想到:在生活当中,孩子在接受限定和管教的时候,家庭当中有一致性的管教体系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我们在现实当中千万要避免,那种两套管教体系的形成。例如:假如父亲在管教孩子,而母亲在这个时候生怕孩子受一点苦,去溺爱孩子,那么就会导致于孩子去跟父亲更激烈的对抗。因为啥?人会有一个倾向,叫做趋乐避苦,这是人的天性。所以说人们倾向于投奔自己感觉舒服和松驰的东西,会去本能的对抗让自己感觉紧张和有压力的东西,不论在情感上还是思维上都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想要避免相互对抗的两套管教体系出现,那么有的时候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做法要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如果是过于极端化的两套做法,孩子没有办法去,也没有机会去认同一个一致性的一个方式。这就没有办法去逐渐内化,这个管教系统给他带来的平衡情绪的能力,和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当然,如果要是父亲在管教的时候,过于压制或者虐待孩子。那这个母亲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偿性的作用,比如说以适当的方式保护一下这个孩子,避免这个孩子遭受到虐待,这样的话可以很好的维持孩子的平衡感和安全感,以便于他有机会去发展更好的能力。


         菩萨和如来以及玉帝,他们在同一个教养体系下,都一致性的要限定他的行为,禁止他为所欲为,这对于孙悟空其实是很有帮助的。菩萨一说:“你这样我不能救你”。孙悟空马上说“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这句话太重要了,有了这句话,他有了向下进一步成长的必要条件,这叫做什么呢?这叫做人在成年以后,要有成长的意愿,恰恰是这个意愿,他把成长的责任归于到了自己身上,使他进化成了孙行者。

      定心“紧箍咒”

          这次进化到孙行者,使他遇到了成长过程当中的另一个重要他人,谁呢?唐僧!孙悟空在和唐僧一起去取经的路上,在整个取经过程中,反复的去处理他遗留在身上,未完成的那些议题。他和唐僧的接触中,在不断地呈现着冲突,一些冲突的呈现看似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看似发生在外界,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化。例如:他跟唐僧有一个明显的冲突,叫做服从相对于控制,也就是在服从感和限定感之间,依然是冲突着的,依然和他早年的主要议题有关。


          在这个时候,一个持续性的,对他有限定作用的客体出现了。什么客体呢?“紧箍”!孙悟空打死了六个盗贼(也有说法为孙悟空的六意),唐僧数落他,孙悟空一生气离开了。菩萨出现了,给了唐僧一顶嵌金的花帽,一道紧箍咒。那么让孙悟空把这个花帽戴上,以后当孙悟空行为一失控的时候,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就头疼。这个方式在整个取经路上,都在约束着和限定着孙悟空的行为。


          一提起“紧箍”和“紧箍咒”,有人可能恨的咬牙切齿!为啥?因为人其实都有想要脱离限定,走向无限的那种愿望在。但是我们细想一想,从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大家看一看,如果没有“紧箍儿”和“紧箍咒”对他的限定,那么他早跑回花果山去,继续做“齐天大圣”了。做“齐天大圣”多舒服啊,有吃、有喝、有房住;没人管;没人教;为所欲为;其乐无边。但是如果那样,他始终会是一个妖仙,并且早晚还要闯出祸来。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是否能在外部环境的提示与帮助下,发展出适度对待心理需求的能力,很重要。


           同时能否在外部环境的持续的提醒与限定下,帮助他发展出来自我约束行为的能力,这一点同样很重要。在取经路上,“紧箍儿”和“紧箍咒”对他起到就是这个作用,行为上得到了限制,在很多地方给他划定了一定程度的框架,在这个框架范围内,他在取经的道路上,不断地去成长。当然了,取经整个团队还是充满了人际间冲突的。我们看一看在取经整个过程当中,这个由五名成员组成的文化交流代表团,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孙悟空也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在与自己、与他人的感知和相遇中,去获得成长。例如:他也在和八戒、沙僧等人的关系中,去学会处理嫉妒、竞争、分工、协作……


          人有的时候为什么会排斥和痛恨那些制约他的人,那些限定他的人呢?因为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天性所限,都想逃脱制约,另一方面可能又因为限定他的人本身也不完美。唐僧也不完美,很多的时候也在误解他,有些时候甚至也在伤害他。但是为什么“紧箍儿”是戴在孙悟空的头上,而不是戴在唐僧身上?道理很简单,因为唐僧有主动约束行为的意愿,唐僧心中有“紧箍儿”。而孙悟空恰恰缺乏的,就是主动约束自己行为的意愿。自己缺乏这种意愿,不去主动约束自己,那这个约束的行为就要由别人来做了。什么时候他自己具有了主动约束自己行为的意愿,什么时候这个“紧箍儿”才能够被拿下来。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他把对自己行为的主动限定能力,以及对自己的内心愿望的平衡能力,内化到了自己的内心当中,那这个“紧箍儿”可以暂时从他的脑袋上脱下来了,因为已经进入到他内心当中去了。

      金箍下的“进化”

          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通过“紧箍儿”的限定,让他有机会在各种方面都获得了成长。逐渐的他也学会了,如何与八戒和沙僧等其他伙伴的相处,同时也逐渐会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找人际间的支持。


          并且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有了更成熟的处理方式。到后来,不再是一言不和,挥棒就打的孙悟空了。例如:他在无底洞的时候,遇见了白鼠精,发现她是李靖义女的时候,他知道上天庭告状。再例如:他上了西天以后,阿难尊者给他们无字经的时候(阿难向他们要礼物,他们没给,阿难就给了他们一批无字经),他也说“快回去告到如来之前,问他个掯财作弊之罪。”你看他对社会化的处理方式越来越认同了,逐渐的,更成熟的处理冲突的方式,正在内化到他内心当中。


          到了第九十九回遇到第八十一难的时候,又见到了他的成长进步。当通天河里的老鼋,把他四人翻落到河中,湿了经卷的时候,有些经书破了,唐僧在那懊悔的时候,他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到了这个时候更加成熟了,成熟到了什么程度呢?成熟到了有一定现实感的程度。此刻,他最早意识到那个命题——关于生命有限性与愿望无限性之间的冲突,无形当中开始和解了。一句“天地不全”,其实正在自己回答当初的命题。一句岂人力所能与耶,也正在溶解全能感,开始具有了很不错的现实感,他不再沉浸在对过去自己的全能幻想当中了,这个时候他相对成熟些了。

      斗战胜谁?

         在书中,取经之后,他最后一个名字是“斗战胜佛”。从孙行者进化到了“斗战胜佛”。在这里作者其实借用了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给他的名字。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所谓的被封为斗“战胜佛”,其实是一种“授记”。就是佛经当中说的,佛会告诉弟子,你在某时某刻,在某个世界会成佛,这种“授记”二字给了我提醒。我用“授记”二字去理解个人成长。“个人成长”其实不是一种结果,“个人成长”其实只是一个目标的指向。我们是在对“个人成长”的寻求当中,不断地去领悟自己,不断地去观察自己,不断地去发生改变。因此,“个人成长”不是目标,也不是结果,他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个人成长”这四个字,是一种“指向”,和佛家所说的“授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在这里我觉得:所谓“斗战胜佛”对他来讲,不是一个“结果”。我的理解是未来需要继续去完成的功课,和未来继续修行的方向。取经之旅结束了,但是他的“成长”之路还会继续走下去。


          在孙悟空“进化”过程中,起码有三个方面给了他成长的动力和资源。


          一个方面就是早年的心理功能:早年建立的那种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他具有了一些心理功能。例如:他有一定的觉察力和现实感,这些觉察力和现实感可以作为一个成长的动力来源和资源。所以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在最早期的时候帮助他去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成长的意愿:人在成年之前,他的心理发展水平更主要是取决于他成长的环境。在成年之后,他就要为自己的成长付出责任,所以他成年之后那句:“知悔了,愿意修行”给他的成长带来了很重要的支持性作用。第三个就是一个好的父母作用:在他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那些帮助他的人,在象征的层面上,可以象征:good enough mother和good enough father——足够好的“妈妈”和足够好的“爸爸”。这些人强大的、慈爱的、温和的、持续的、有规则和边界的帮助他。使他有机会,可以在内心当中,更完整的去认同父亲和母亲的力量。在这种认同当中,去内化与合并父母亲的力量。用这种力量作为推动力,逐渐的去帮助他弥补早年发展的不足。所以在“成长”的道路当中,知道去现实的人际关系当中,寻找外部资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人们在各种资源的帮助下,去不断进行成长过程。

      有缘再见

          对不起大家,超时了,耽误了大家的时间!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同时也感谢大学堂和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的主办。祝愿所有在取经路上的人们,一路顺利,平平安安。因为时间已经超了,所以我们没有来得及互动。留在未来,我在未来听大家的观点,听大家的反馈。我相信我们还会有机会去聊《西游记》,我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关于《西游记》的精神分析方面的解读,今儿时间有限,这次先聊到这里。


         1000个看过《西游记》的人当中,心中会有1000个孙悟空,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心中的孙悟空,形成观点和想法,遇到恰当的机会,请让我看到,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互动和交流。也可以用未来的互动和交流,弥补今天没有答疑的遗憾。

          好,祝大家一切顺利,有缘再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