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安全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安全>>综治安全

正文

    暑假生活安全指南

    发布时间:2025-07-11作者:宁化一中审核:点击:
    附件:

      一、远离危险水域,守护生命安全

      1. 坚决做到 “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2. 游泳要选择正规、有安全保障的游泳馆,游泳前做好热身,避免抽筋。

      3.发现同伴溺水时,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应立即呼救,利用救生圈、竹竿等工具施救。

      4.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二、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出行每一步

      步行时要走人行道,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骑行自行车时,不逆行、不抢道、不载人,转弯时要提前打手势示意;不允许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站稳扶好,不将身体伸出窗外;乘坐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拒绝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员的车辆,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

      三、科学避暑,防范高温

      酷暑时节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外出,如必须外出,务必做好防护。

      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外温差在 5-7℃为宜,避免骤冷骤热引发身体不适。

      养成主动饮水习惯,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多喝温水、淡盐水,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减少饮用含糖饮料。

      四、规范用火用电,防范火灾隐患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超负荷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不玩火、不玩打火机、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如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或使用明火。

      家长要妥善保管好打火机、酒精等危险物品,教育孩子不随意触碰使用。

      学习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拨打 119,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五、讲究饮食卫生,守护身体健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购买食品时,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不购买“三无” 食品、过期食品。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清洗消毒,避免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不随意食用野生菌、野菜等,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六、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电信诈骗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直播,避免影响身心健康。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浏览不良网站,不传播虚假信息,自觉抵制网络暴力和低俗内容。

      警惕网络诈骗,如遇到“中奖”“兼职刷单”“网络贷款” 等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点击链接、转账汇款。

      七、报备行踪,保障外出安全

      1. 外出时,提前告知家长目的地、同行人员、返回时间,保持通讯畅通。

      2. 避免独自前往偏僻、人员复杂的地方,不去酒吧、台球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3.遇到陌生人搭讪,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他人,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饮料。

      八、关注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与家长、老师或朋友沟通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制定学习和娱乐计划,让自己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阅读、运动、志愿者服务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九、拒毒反邪,守护纯净假期

      毒品是侵蚀身心的“恶魔”,不仅损害健康、摧毁家庭,更会让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邪教则是披着伪善外衣的 “精神鸦片”,通过虚假宣传、洗脑控制,破坏社会和谐,危及个人生命安全。请同学们做到不听、不信、不传涉毒及邪教相关信息,远离复杂场所,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邀约。若发现可疑涉毒或邪教活动线索,要及时告知家长或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守护清朗暑期,让青春远离毒害、不受邪扰!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宣)

      2025年7月10日

上一篇:无

下一篇:赓续红色血脉,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