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改教研>>课题研究

正文

    微课设计需要注意的环节

    发布时间:2016-12-07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

        1.时间观念-7至8分钟

        微课的时间短、节奏快,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明确所准备的应该是能用正常的语速在规定时间内讲完的内容。根据正常语速,一个人一分钟可以讲120字左右,那么准备7至8分钟讲稿的文字就应控制在840至960字左右。超出或不足都会影响讲课的节奏。

        只有教师准备的一个完整教学内容适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微课的录制才能正常进行,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得以实现。

        2.内容观念-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

        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遴选教学内容成了教师必须精心考虑的问题。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类型知识的传授过程是有区别的。有的适合讲授,有的适合启发提问,有的适合展开讨论。微课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

        比如,介绍一个概念,讲述一段史实,分析一个问题。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3.结构观念-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

        在真实的课堂中,教学过程的推进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而在微课中,所有内容的推进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因此在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对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特别是在没有面对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讲授完一段微课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分析与重构。

        在微课的讲授中,教师要把握两种基本结构,即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一块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段微课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把握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对所要讲授的这段内容进行基于学科逻辑的分析与重组,以呈现给学生一个合乎学科思维逻辑的内容体系;而把握教学结构,则是整个教学流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只有把握好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微课的制作才能在重视知识建构的同时,兼顾教学认识过程。

        4.语言观念――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

        微课的呈现形式,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拍摄的视频多么清晰,画面切换多么丰富,幻灯片的制作多么生动,学生学习微课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一段微课可能会被反复观看,“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的核心因素。

        树立语言观念要求讲授的语言做到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载信息。讲述性推动知识的传递,启发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结构之后,对于教学语言的打磨便是对微课精雕细琢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正确规范地使用学科术语讲解分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合理使用承接、过渡,特别是那些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语言。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就有如临其境之感了。